近日,统帅装饰小编从相关数据部门了解到,今年双11,有几十家家居建材企业销售额上亿,最高的居然有冲到8、9亿的。其中家装建材板块,卫浴继续扮演主角,恒洁、九牧、箭牌、科勒、TOTO等都不错。涂料行业也有三棵树带队,增长明显,同时还有巴德士、多乐士、立邦等都有属于自己的战绩。
这份热闹,你可能觉得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,其实不是这样。这些公司力战双11,其实反映了销售模式的一种转变。 >>>延伸阅读:2019年还有两个月,目前装饰建材市场行情如何?
转变一是销售领域长期存在的淡季思维,不要再提了,即使是整个销量下滑的时候,市场也是有蛋糕可以抢的。
转变二是互联网渗透率在提升,线上占比还在增加,现在建材行业的部分品类,线上销售额估计能到10%—20%左右。厂家要做电商,经销商也可以视情况把线上流量转化到店里来。不要抗拒,不要小视。
转变三是线上线下的联动越来越紧密,你起码得有一两个线上截流的主战场,想办法给顾客营造线上线下体验、购买的无缝体验。
以前谁能想到都11月份了, 还能集中精力去挖家居建材的消费潜力,但就是在天猫带队下,几十万家品牌参战,硬生生把家居消费的热点也带起来了。
要知道,受到房地产精装、整装、跨界打劫、智能家居冲击等多种外来力量的影响,家居建材行业的零售生意是越来越难做了。
毕竟整个市场规模就那么大,每年就个位数增长,房地产渠道占比不断往上升,精装房占比都到了30%以上,像橱柜、卫浴、地板、木门等精装房配套,有些开发商的项目配套高到70%以上。剩给零售市场还有多少?只能说一点点。
现在的建材商家做生意,要想做到一定规模,无疑是工程与零售两手抓,零售方面主要是做存量房市场,比如老旧小区翻新装修、二手房装修,还有就是部分毛坯房业务。工程可以联手厂家一起做。
这是大的方向,具体怎么做?如何改变销售模式?小编给出以下四点建议:
1、不要怕工程,不要总觉得工程垫款拖款就能把人拖垮
市场存在负面的放大效应,10个人里,有三个人没收到工程项目的钱,一放大,导致人人都觉得工程渠道的生意没法做,其实大部分人还是能赚钱。
这里面最好跟厂家联手,不仅做零售经销,同时做工程经销商。涉及到压款的话,争取跟厂家一起承担。现在大多数厂家也在盯工程渠道业务,号召力不够,单独招工程经销商其实没那么容易,很多城市还是空白。
原来的零售经销商里,有条件的同时做工程,是有可能的,路很难,得靠自己想办法走。
2、做公寓、酒店等B端生意。
现在租赁住宅是重点发展对象,这方面的家居建材采购量不小,可以重点开发。有一个测算是,现在有2亿多人租房,后面还会增加,这背后就是租赁住宅的市场规模还会扩大。
租赁住宅既有个体业主的,分散在各处,也有大小公司的,你要有成熟的出租房的产品与施工服务方案,性价比非常高的, 那么未来的生意就一直持续有。这些房子里的灯具、家具、墙面、地面等,过几年就可能需要做一些翻新。
在合作时要小心,今年长租公寓爆了不少雷,资金链断裂,受伤的不仅是房东与租客,可能还有一些供应商没把钱收完。不过,大多数这种公寓,在一年内出问题的情况较少,刚开始手中还是有钱的,订单要拿,合作要进行,款项也得抓紧收。
3、紧抓老旧小区改造的业务。
既抓公共设施部分的需求,也要想办法激活老旧小区里的翻新需求。早点了解本地的改造安排,对老旧小区有一个盘点,制定开发方案。
4、跟家居建材厂家达成战略合作。
跟部分装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,一起打造产品套餐与方案,联手开发市场,而不仅仅是成为装修公司的供应商。
也就是说,双方达成战略级的联盟合作,你给我带单,我给你带单,双方一起打磨产品套餐,一起面向业主提供成套方案。
经销商如果在家装这块做得好,可以拿到工厂的家装渠道独家代理,自己来做家装专供产品,而不是由工厂直接供货给装修公司了。
其实,很多工厂也希望经销商能把这些渠道搞起来,而不是自己去做。
5、注意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。
通过公众号、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好好住等多个平台,去开通自己的号,吸引粉丝,再从中转化,引到自己的社群上来。手上没有几个精准的潜在客户社群、几十个用来圈人的群,那肯定是不行的。
以前很多商家服务过的老客户,都没怎么重视,一次成交之后,就断了联系,能不能把老客户团结起来,建立长期联系,甚至能够合作,将影响销售模式转型的成败。
进店的顾客,无论是否成交,能不能沉淀起来,一是跟进成交,二是这次不成交,以后可不可以发掘销售机会?这些都是高价值的私域流量,未来想把生意做好,这些思维与行动必须有。
6、打造本地口碑品牌、头部品牌、特色品牌的营销意识。
如果你在某个城市有影响力了,评价都不错,其实也不愁单子。大家习惯网上去搜索,一旦发现你的网上评价很好,业主自然就来了。这种非常好的舆情,还会影响工程渠道。
市场瞬息万变,消费在升级,我们只有顺应市场去改变才能不被消费者抛弃。行业洗牌引发的格局改变和发展趋势变化,对于家居建材企业来说,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在这场角逐谁能顺应市场,谁能满足消费需求就能分一杯羹。